今天是:

科研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正文
科研成果(四十三)基于工作需求-资源模型探讨中国男护士的工作体验:一项横断面研究
发布日期:2025-03-21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次数:

文章标题

《基于工作需求-资源模型探讨中国男护士的工作体验:一项横断面研究》

Work Experience of Chinese Male Nurses Based on the Job Demands-Resources Model: A Cross-Sectional Study

文章链接https://www.hindawi.com/journals/jonm/2023/6486195/

文章发表情况介绍

该文章由437ccm必赢国际硕士研究生高怡明、李健为共同第一作者,博士生导师厉萍教授为通讯作者的护理心理研究团队于2023年2月在Journal of Nursing Management(影响因子:5.5;JCR分区:护理学Q1)期刊上发表。


第一部分:文章内容解读

研究背景

男护士在当前卫生服务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受传统观念和刻板印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男护士的职业认同感较低,离职意愿普遍较高。如何吸引更多的男护士留在护理行业并积极发挥其自身优势逐渐成为护理管理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以往的研究表明,职业倦怠和工作沉浸作为职业健康领域颇受关注的工作体验能够显著地预测护士的离职率。尽管已经存在一些研究来探讨如何改善工作体验,降低离职意愿,但鲜有研究定量比较感知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任务负荷改善男护士的工作体验的权重以及这些变量之间的复杂关联。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优势分析比较工作需求-资源相关变量(感知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任务负荷)对男护士的工作经验(职业倦怠和工作负荷)的预测权重,并进一步探讨多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利用网络分析确定网络连接的关键变量,以期为制定切实高效的干预方案提供思路。

研究方法

为了比较感知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任务负荷对男护士工作体验影响的相对权重,本研究使用了优势分析,这是一种比较多元回归中预测因子的相对重要性的一种方法。考虑到心理因素之间的复杂关联,本研究进一步采用网络分析探讨了包含感知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任务负荷、职业倦怠和工作沉浸构成的网络结构。

研究结果

优势分析结果显示,在本研究纳入的研究变量中,感知社会支持对男护士职业倦怠的预测作用最强,而感知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对男护士工作沉浸具有相等的预测权重。进一步的网络分析发现,心理弹性在全局网络中的桥梁中心性最强,与其他变量联系最密切。

研究结论

研究发现提示,聚焦男护士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教育干预可能有助于改善他们的工作体验。护理管理者应给予男护士更多的支持和理解,以减少工作中的职业倦怠。同时,相关科室可以进行系列心理讲座,以提高男护士的心理弹性水平。提供与男护士的技能相匹配的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也将有助于提高工作沉浸感,改善他们的工作体验。


第二部分:第一作者、通讯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

 

高怡明,关于2021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护理心理学,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篇,中文北大核心论文1篇。

第一作者

李健关于2017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护理心理学/护理管理,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2篇。

通讯作者

厉萍,437ccm必赢国际教授,博士生导师。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应激与健康维护,近年来,聚焦癌症患者的心理社会康复、女性心身健康问题的研究。担任多家中英文期刊杂志的审稿人。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省自然基金、省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1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SSCI收录论文50余篇,北大核心、CSSCI及CSCD期刊收录文章30余篇,主编和参编卫生部及教育部规划教材10余部。